來源:男孩派 作者:土豆媽
做媽媽,需要學(xué)習(xí),也需要智慧。
母愛泛濫或者匱乏,都會給孩子帶去傷害和災(zāi)難。
【資料圖】
詩人紀伯倫曾說:
“人的嘴唇所能發(fā)出的最甜美的字眼,就是母親,最美好的呼喚,就是媽媽?!?
每個母親都是偉大的,也都本能地深愛著自己的孩子,但母愛的質(zhì)量卻有千差萬別。
我們給孩子的愛,多一分會變成控制,少一分又變成了忽視。
母愛是一場艱難的修行,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究、自省、研習(xí),才能把握好“度”,給到孩子“剛剛好”的愛。
那究竟什么樣的母愛,才是“恰到好處”?
這3部電影,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啟發(fā)。
《春潮》
恰到好處的母愛,是放下控制曾看過這么一句話:
當(dāng)愛是以一種占有、控制和支配出現(xiàn)的時候,“被愛”就成了無盡的受虐。
而電影《春潮》就將這種窒息的愛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控制型的媽媽有多可怕。
母親紀明蘭,在外熱情助人、受人愛戴,可在家里卻又變成了另一副刻薄、怨念的模樣。
她覺得自己犧牲了一切,卻換不來家人的感激和回報。
于是把對丈夫的痛恨和對生活的不滿,全部化作了捆綁女兒的繩索。
她會拉著女兒一起,去舉報自己的丈夫,她還會毫不遮掩的當(dāng)著女兒的面,一次又一次控訴丈夫的無恥、下流。
女兒留著與已故父親的合照,她一怒之下直接燒掉。
她拼命拽著女兒,脅迫女兒站在她這邊,跟著她一起厭惡、憎恨自己的父親。
女兒未婚先孕,本想著打掉孩子,她卻勸女兒生下來??珊⒆右怀錾捅凰龏Z走了,接送幼兒園、開家長會,她都不讓女兒參與。
女兒帶著自己的孩子出走了幾天,紀明蘭便恐嚇孫女:
“你媽媽要殺了你?!?
“這個世界上,只有姥姥是愛你的?!?
她害怕女兒脫離了自己的控制,于是想要利用孫女,換取女兒的絕對服從。
而40歲的郭建波,對于這一切都無能為力,她只能與母親沉默的對抗。
她將煙頭燙在母親的晾曬的蘿卜干上,她故意拔掉廚房的水管制造漏水事件、她把自己的手扎向仙人掌直到鮮血淋漓……
極度壓抑的她,選擇了刀刃向內(nèi),摧毀自己:
“你想讓我找一個好男人、有家、過體面的生活,我不,我就要你看見我現(xiàn)在的樣子!”
《無聲告白》里有這樣一段話:
“家庭,有時候就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(shè)置的牢籠,其恐怖在于,門上無鎖,你卻不敢推門而出,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愛的安排,直到最后溺亡其中,或是被時間所離散?!?
一旦愛沒了分寸和界限,那帶給孩子的只有壓抑和痛苦。
而現(xiàn)實中,也有無數(shù)個被媽媽愛到窒息的孩子。
孩子不愛吃韭菜餡的餃子,非逼著他吃;
孩子不想學(xué)鋼琴,非逼著他學(xué);
孩子想要工作,卻非逼著他考研……
當(dāng)孩子表達出一丁點自己的想法時,就會被父母扣上“不聽話”“不孝順”“白眼狼”的帽子,然后將這些話掛在嘴邊:
“你為什么不聽我的!”
“你是我的一切??!”
“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啊?!?
作家蔣勛曾說,人有兩次臍帶的剪斷,一次是出生時,一次是發(fā)育時。
孩子希望跟母親脫離關(guān)系,因為只有脫離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。
作為媽媽,我們要懂得守住界限,自己療愈過去的缺憾,而不是把憤怒和控制發(fā)泄在孩子身上。
孩子不是出氣筒,不是替罪羊,更不是滿足父母期待的工具。
斬斷你與孩子間那根隱形的臍帶,體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,給他最大的自由,然后祝福他走得更遠,這就是最好的母愛。
《萬箭穿心》
恰到好處的母愛,是情緒柔和影片中的主角李寶莉,有著一副火爆脾氣,是一個典型的“刀子嘴”媽媽。
她瞧不上農(nóng)村出身的丈夫,所以逮住機會就貶損對方。
搬新家本該是個讓人歡喜的日子,可工人們因為行李太多臨時漲價,她當(dāng)場發(fā)飆開始破口大罵。
丈夫體諒工人們辛苦,所以給大家買了香煙和汽水,李寶莉卻說他“真是賤”。
在家受盡窩囊氣的丈夫,總是借口加班晚歸,最后出軌了同事。
李寶莉一邊偷偷舉報丈夫嫖娼,一邊隱瞞了自己報警的事實,裝出一副不計前嫌的樣子原諒了丈夫。
可她卻并沒有因此收斂,反而動不動嘲諷丈夫“不行”。
最后,當(dāng)丈夫得知真相后,在絕望之中跳江而死。
為了兒子,李寶莉沒有改嫁,而是干起了最苦最累的扁擔(dān)活。
當(dāng)兒子成了高考狀元,她以為自己終于熬出頭了,卻沒想到等來的是兒子要斷絕關(guān)系,并逼她搬出這個家。
因為從小到大,李寶莉的所作所為,讓兒子又畏懼又厭惡,他看著父親被母親一步步逼到無路可退,只能藏起心中的怨恨,等著機會徹底逃離。
李寶莉?qū)鹤拥膼畚阌怪靡?,可她的暴躁易怒、口無遮攔,也毀了整個家。
媽媽若是情緒穩(wěn)定平和,說話也會讓人如沐春風(fēng)。
媽媽若是情緒暴躁易怒,說話也會夾槍帶棒,句句傷人,最后整個家都會烏煙瘴氣,甚至分崩離析。
知乎上有一位網(wǎng)友說過自己家的經(jīng)歷:
一家人出去玩,大家都沒帶傘,結(jié)果下雨了,他媽媽就崩潰了,開始不停地指責(zé)他爸:
“你為什么不帶傘,你不曉得提前看天氣預(yù)報嗎?每次做事都不曉得提前看看!你要是看了你就會帶傘……”
網(wǎng)友就去買了一把傘說:“行了,買了傘,我們走吧?!?/p>
但他媽媽依舊不依不饒,繼續(xù)抱怨:
“我憑啥子要這把傘?你憑啥子要去買?我有傘你們憑啥子不帶?又花些冤枉錢?
你一輩子都是這樣!永遠都是!粗心大意,以后沒得出息!”
小時候他遇到這種情況,只能在山上無助地挨罵,無助地哭泣。
后來長大了,他就形成了過激反應(yīng),極度恐懼爭吵,性格懦弱自卑,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。
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,是她的慈愛、寬容、平和。
情緒柔和,懂得閉嘴,才是恰到好處的母愛,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。
抱怨的話不說、貶損的話不說、反問的話不說,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,我們的家才能越過越好。
《壞媽媽》
恰到好處的母愛,是先愛自己復(fù)旦教授沈奕斐曾講過自己的故事。
有一次,她在家吃三明治不小心掉在了地上,兒子看到二話沒說立馬過來收拾。
還說了一句打趣的話:
“媽,我以后又要照顧丈母娘、又要照顧老婆、還要照顧你,我可太難了?!?
在沈奕斐家里,從來沒有“媽媽包辦一切”這一說。
她回到家一般是把所有的責(zé)任都做好分工:
老公主要負責(zé)陪伴,學(xué)習(xí)讓孩子自己負責(zé),她會承擔(dān)有限的家務(wù)。
然后抽出一點自己的時間,比如追追劇讓自己放松放松。她快樂了,全家的氛圍都是放松的。
沈奕斐總結(jié)說,一個媽媽讓自己變得很厲害,什么事情都親自做,只會委屈自己,也會害了孩子。
而在影片《壞媽媽》里,艾米恰恰就是這樣一個“超人”媽媽。
每天早上,她要負責(zé)給兩個孩子準備早餐和午餐,慌慌張張送他們上學(xué)。
既要工作,又要持家,她忙得沒時間吃飯,只能隨便糊弄幾口。
下班后,她還要踩著點去超市采購食材,然后趕到家為孩子準備晚餐。
孩子的學(xué)習(xí)成績、課外補習(xí)、家長會、學(xué)?;顒?,全都由她一個人操心。
當(dāng)艾米提著大袋小袋累死累活回到家,正閑坐在沙發(fā)上撫摸小狗的丈夫卻嘲笑她像個搬運工。
更諷刺的是,老公一整天只是開個電話會議就喊累。因為嫌棄艾米冷落了自己,他還借口出軌。
而孩子們也并不讓艾米省心,他們不僅討厭艾米,還各種埋怨她嫌棄她,把她的付出當(dāng)理所當(dāng)然,沒有半點心疼和感恩。
弦崩的太緊,終究會斷,艾米最終不堪重負。
情緒崩潰之后,她決定做一個“壞媽媽”。
她開始不做早飯、不插手孩子的家庭作業(yè),而是享受自己的生活。
當(dāng)她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后,孩子們也有了很大的轉(zhuǎn)變。
女兒不再時刻緊繃,心情變得放松了。
兒子不再事事依賴,反而學(xué)會了自己做早飯,主動寫作業(yè)。
很多媽媽都如同艾米這般,為了家庭和孩子傾其所有,卻唯獨忘了好好愛自己。
《母親進化論》一書中指出:
“一個內(nèi)心匱乏,沒有好好關(guān)照自己的母親,就像是一輛郵箱已經(jīng)空了的車子,無論你如何使勁踩油門,都不過是在空轉(zhuǎn)?!?
媽媽一味的犧牲和付出,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。當(dāng)自己的能量被掏空了,又拿什么來滋養(yǎng)孩子呢?
當(dāng)媽媽,我們做到60分就夠了,剩下的40分,我們用來做自己。
媽媽先愛自己,讓自己快樂和幸福,才能給孩子“恰如其分”的愛。
心理學(xué)上有個名詞叫做“非愛行為”。
意思是“媽媽都是愛孩子的,但媽媽的行為并不都是愛孩子的?!?/p>
如果愛沒有界限、沒有溫度、沒有自我,就會演變成傷害。
少一點指手畫腳,多一點我尊重你的自由;少一點情緒的發(fā)泄,多一點理性與溫情的平衡。
別靠孩子太近,別對孩子太好,而是先讓自己快樂和松弛起來。
不忘自我,適時放手,傾情守望,就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愛。
關(guān)鍵詞: